新闻网讯(通讯员 李诗媛 王逸凡)为弘扬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意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5月23日晚,院团委招募院学生会、各团学组织以及各学部共计40余名成员,由团委办公室教师李诗媛带队,前往武汉中南剧场观看由湖北省教育厅组织的第三届全国戏曲(南方片)会演。
在本次全国戏曲会演中,一共有4个节目,演出时长两小时,有着让黔东南民俗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大歌”跃然台上的侗戏《侗寨琴声》、以典型彝族音乐元素传达云南楚雄民风民情的彝剧《桂花表妹》、拥有丰富壮族民歌风味的壮剧《耍夫妻》和有着鲜明恩施土家族风情的南剧《唐崖土司夫人》,为台下观众带来了一场风格各异、好听好看的艺术盛宴。
《侗寨琴声》是以脱贫攻坚为题材的民族剧,讲述了一位博士研究生来到贵州黔东南歌窝寨担任扶贫第一书记的故事,还原全国扶贫攻坚战线的奋斗和荣光,整场剧以侗戏为基调,侗族传统琵琶、牛腿琴、侗笛等与现代音乐相融合,欢快优美的侗族舞蹈,给现场的观众带来了一部好看又好听的剧。
由云南楚雄洲民族艺术剧院带来的彝剧《桂花表妹》,讲述了媒婆阿香嫂给村里最好看的姑娘桂花说媒的故事,表现出当代年轻人的抱负和择偶观。剧中夸张的肢体动作、诙谐的唱词,引得现场笑声不断,彝族老百姓的民风民俗、喜怒哀乐跃然台上。
《耍夫妻》移植自四川川北灯戏,经加工和提升后描写了一对懒汉夫妻巧舌行骗被识破的故事。舞台上,南路壮剧的诗调、哭调、马隘调、采花调婉转抑扬,节奏轻快,让观众感受到壮剧的艺术魅力和壮族人民的生活情趣。
南剧《唐崖土司夫人》根据真实历史事件改编,以唐崖第十二代土司覃鼎之妻田氏为主人公,讲述其重用外乡汉人张云松,招其为婿,带领数十侍女赴女儿会并让其择婿成婚,大胆改革,使唐崖走向鼎盛的故事。其音乐唱腔在传统“皮黄”声韵基础上,还巧妙糅合了土家民俗歌谣音乐元素,显得亲切动听,与恩施其他非遗项目相结合,使观众感受到撒叶儿嗬、板凳龙等艺术表演形式的魅力。
此次组织中南剧院观戏活动,有利于增强我院学生的民族自信心,有利于培养我院学生鉴赏能力和表演才能,有利于体现素质教育的真谛,引领学生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